来源:上海证券报·中国证券网
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(记者 韩宋辉)金融监管总局8月15日公布的2025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,二季度末,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67.3万亿元,同比增长7.9%;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39.2万亿元,较年初增加3.3万亿元,增长9.2%。
其中,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204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4%,占比43.7%;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75.7万亿元,同比增长5%,占比16.2%。财产险公司3.2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9.5%;人身险公司34.3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8.8%;再保险公司8607亿元,较年初增长4%;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338亿元,较年初增长4.7%。
银行业和保险业金融服务持续加强。二季度末,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3%;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.9万亿元,较年初增加1.1万亿元。上半年,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.7万亿元,同比增长5.1%;赔款与给付支出1.3万亿元,同比增长9%;新增保单件数524亿件,同比增长11.1%。
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。二季度末,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.4万亿元,较上季末减少24亿元;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.49%,较上季末下降0.02个百分点;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226.8万亿元,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221.8万亿元,关注类贷款余额5万亿元。
业内人士介绍,银行机构加大拨备计提和不良处置力度,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,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。上半年,银行业新计提拨备1.1万亿元,同比多计提579亿元;处置不良资产1.5万亿元,同比多处置1236亿元。
上半年,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.2万亿元;二季度末,平均资本利润率为8.19%,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.63%。业内人士表示,银行机构经营效率正在持续提升。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,银行机构持续优化定价能力,大力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,总体负债成本有所下降。同时,银行机构积极应对利润下行压力,通过内部挖潜等方式压降经营成本,持续改善经营效率。
“上半年,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30.2%,较上年全年下降5.3个百分点;与此同时,净息差总体稳定,降幅有所收窄,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1.42%,较一季度下降0.01个百分点。”业内人士表示。
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。二季度末,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7.3万亿元,较上季末增加1269亿元;拨备覆盖率为211.97%,较上季末上升3.84个百分点;贷款拨备率为3.16%,较上季末上升0.01个百分点;商业银行(不含外国银行分行)资本充足率为15.58%,较上季末上升0.30个百分点;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.46%,较上季末上升0.28个百分点;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.93%,较上季末上升0.24个百分点。
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保持平稳。二季度末,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为149.25%,较上季末上升3.05个百分点;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27.59%,较上季末上升0.02个百分点;流动性比例为79.90%,较上季末上升3.75个百分点;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1.53%,较上季末上升0.33个百分点;存贷款比例(人民币境内口径)为80.34%,较上季末上升0.33个百分点。
业内专家认为,总体上,上半年银行业保持稳健运行良好态势,不良贷款率、拨备覆盖率、资本充足率等主要指标总体平稳、稳中向好,行业发展呈现较强韧性,抵御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。
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。二季度末,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4.5%,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7.8%。其中,财产险公司、人身险公司、再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40.6%、196.6%、250.5%;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11.2%、134.3%、219.6%。
手机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